激光雷达供应商:际上导航

无人机航测的主要流程和详情

发布时间:2024-02-22 13:35:50 阅读次数:

无人机航测系统因其灵活便捷、高效快速以及低成本等优势,在众多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。以下将详细介绍无人机航测的主要步骤和具体细节。

一、核心步骤概览

无人机航测的外业工作主要包括四个阶段:飞行准备、飞行作业、航测数据导出以及控制点布设。其中,飞行准备阶段是确保整个航测过程顺利进行的关键,涵盖了飞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、必要资料的收集、起降点的选择以及航线的规划等。

二、详细步骤解析

1. 飞行准备阶段

飞行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,它直接关系到无人机能否正常作业以及作业效果的好坏。这一步骤主要包括对无人机的组装、航电系统的测试以及无人机配件的检查等。这些工作的目的是确保无人机在外出作业时能够正常运行,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影响作业进度。

同时,为了保证无人机航测作业能够在最佳的时间段内进行,需要提前对所有用电设备进行充电,包括无人机的动力电池、电台、遥控器以及相机的电池等。充电完成后,还需要检查各种电池是否已充满电,并再次确认所有设备配件是否齐全且妥善存放。

在资料准备方面,需要结合各种有效数据,收集航摄区域的基础资料,如地形图、卫星影像等。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航摄区域的地形地貌情况,为后续的航线规划和飞行作业提供有力支持。同时,还需要确认航摄区域内是否存在需要特殊报备的区域,如部队营区、机场等,以确保飞行作业的合法性。

起降点的选择也是飞行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。在选择起降点时,需要考虑无人机的机型、起降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。首先可以利用在线地图资源在室内进行初步筛选,然后在飞行前进行现场踏勘,确认备选点的起降条件是否满足要求,并最终选定合适的起降点。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,起降点应尽量选取空旷的草地或荒地。

航线规划是确保无人机航测作业能够高效、准确完成的关键环节。在确定航摄区域范围线后,需要结合前期选取的起降点对整个航摄区域进行划分。划分的目的是确保各个飞行区块之间能够无缝衔接,避免出现漏飞或重飞的情况。到达现场后,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划分好的区块进行调整和优化,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飞行安全性。在风速较小的情况下,还可以适当调整风向设置,以缩短无人机的飞行时间。

2. 飞行作业阶段

当无人机抵达起降点时,首先要观察周围环境,特别是起降方向是否存在高大地物,如高楼、电塔等。为避免碰撞,可以选择左或右盘旋来规避这些障碍物。在风速较大的情况下,更要考虑风向因素,确保起飞和降落时都是逆风操作,飞行时则选择侧风。设定起降点时,必须依据降落方向的地物情况来确定盘旋方向。弹射起飞时,操作要迅速且有力,防止弹射器卡住。如遇卡住情况,需立即插上保险销,释放力量后重新设置发射架。

飞机升空后,通过手簿实时追踪飞行参数,如电量、飞行时长和高度等。在城市或建筑密集区域,若起降点与航摄区域距离较远,应在起飞前设定合适的电台断开时间。并根据飞行时长,在航摄区内选择便利的交通和开阔地势作为等待点,确保电台能及时连接飞机,防止飞机因电台断开过久而自动返航。飞机转弯时信号容易中断,因此选择等待点时,要尽量选择航程中段的航带中部位置。

降落时,无人机可选择盘旋或直线降落。鉴于盘旋降落对场地条件要求较高,通常推荐直线降落。直线降落的理想区域是设定降落点沿降落方向左右15米、前后25米的范围。实践中,通常会提前25到30米降落,特别是在场地条件不佳时,需特别注意降落点的设定。若飞机延迟降落且降落点后方有障碍,可根据现场情况选择拉网拦截。若延迟过多且电池电量充足,可考虑取消降落,让飞机返回原降落点附近盘旋,重新设定降落点后再降落。

3. 航测数据导出

飞机降落后,应迅速拷贝飞行数据和照片,检查照片质量,确认无误后再进行下一次飞行。当飞行架次较多时,注意照片命名规则,以免出现重名现象。导出数据后,及时记录本次飞行的相关信息,如区块编号、飞行时长、照片数量等,为后续工作提供便利。

4. 布设控制点

像控点的布设应覆盖整个测区并均匀分布。对于具备网络RTK和ppk功能的无人机,可根据实际情况减少50%至80%的像控点数量。布设时,应遵循标注清晰、视野开阔、均匀分布、覆盖测区、像控位置固定、像控布设在无高差平面上的原则。同时,确保外业无人机能够清晰拍摄,内业能够容易且准确地识别这些点。


本文URL:https://www.geosuntech.com/News/166.html

上一篇:固态激光雷达的固态是什么意思?

下一篇:无人机航测精度的影响因素分析

相关资讯
更多资讯
Copyright © 2023 武汉际上导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2016923 XML地图 TAG